学校首页  |  联系我们 

教研动态

教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研动态>>正文

以“3.18”讲话为指导,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守正创新工作

发布时间:2020-09-01 作者: 点击:[]



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阐述了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学校高校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白菜网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近日教育部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要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工作,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坚守立德树人,努力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新时代把学校思政课办好、把课程思政做好、把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做好,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就必须做到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必须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也理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51白菜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一般来说,思政课是培养做人的课程,“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期,是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并非只有思政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17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51白菜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对此,学校要努力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格局。“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其实质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其基本要求就是各类各门课程提炼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向而行,发挥其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协同效应,注重立德树人教育的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学术含量,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与各类各门课程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与专业素质的关系问题。思政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各类各门课程则应与之同向同行,努力形成协同效应。各类各门课程要必须聚焦这个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扣对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当前,学校“课程思政”的守正创新首先需要理念创新:课程思政的对象是“人”,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塑造灵魂、在学生的成长中把航定向;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思”,要增强其思想魅力和课程感染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课程思政的重点是“政”,要讲政治、讲大局、讲格调,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课程思政的载体是“课”,要有机融合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最终通过课程这个载体呈现出来。由此可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的“课程思政共同体”,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着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其共同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以“六要求”为基准,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他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新要求。(1)政治要强,是让有信仰的人讲好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2)情怀要深,是要保持家国情怀,心系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3)思维要新,是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思维方法。(4)视野要广,是要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清楚。(5)自律要严,是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6)人格要正,是要有人格,有吸引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这“六个要”的新要求对其它课程“好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各类各门课程教师要注重把“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的研讨工作。要积极发掘专业课及辅修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讨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善于采用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以各自的专业特点参与教学,发挥“课程思政”的思想价值观引领作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不可否认,在一些学校现有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一些专业课教师程度不等的存在着某些重科研轻教学、被动教与应付教等现象;而社会上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及学校“工科思维”的偏好也在削弱和影响着这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切实改变不合理的教师评价体制,使评价真正向教学倾斜,向立德树人的方向靠近,才能促进所有教师热爱教学,进而研究教学、创新教学,解放和发展教师“教”的能力,自觉践行教书育人,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在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三、注重教育教学守正创新,努力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思政课守正创新“要不断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思想性是要求教师要强化思想引领,善于引导学生对鱼龙混杂的思想观点进行辨析甄别、过滤净化,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增强理论性是要求教师要切实掌握创新理论,并善于将理论讲深、讲透、讲清,特别要在回答深层次重大理论问题上下功夫,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增强亲和力是要求教师要创新理论话语表达,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推动课程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针对性是要求教师要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把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理论分析现实,用现实验证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改革要求对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各类各门课程的守正创新有理论指导意义。它要求所有教师要把各类各门课程讲得“有虚有实”,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理论教学有实践支撑,实践教学有理论指导;要把各类各门课程讲得“有棱有角”,课堂讲授有原则、有风格、讲政治,敢斗争,善于用真理力量引导学生;要把各类各门课程讲得“有情有意”,牢牢抓住青少年思想特点,通过增强情感联系,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把各类各门课程讲得“有滋有味”,课堂教学要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给学生提供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要把各类各门课程讲得“有己有人”,教师要把自己摆进课中去,把课讲成自己精神、信仰、人格的写照,照亮学生心灵世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思政课的守正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并对其贯彻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实践教学,把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同志“八个统一”的要求,对各类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广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对学生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担当。当前,学校各类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工作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思想上的“同心圆”;推动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思想上的“承重墙”,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推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成长中的“立交桥”;推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提升的“快车道”。

(作者温峰为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

 

上一条:在抗疫的生动实践中坚定“四个自信” 下一条: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如何融入 “基础”课教学

关闭

51白菜网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51白菜网    光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工农路291号   孔明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路1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