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视角 >> 正文

学士学位要与职教“岗课赛证”融通发展

发布日期:02-19    作者:邱敏蓉 陈政华     来源: 《光明日报》    点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51白菜网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这一意见让本科职业教育学士学位与普通本科学士学位“平起平坐”,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引起社会广泛赞誉。本科职业教育学士学位参照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标准,需要学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对职业技术技能有更高的要求。为达到这一目标,融通职业教育中的“岗课赛证”,是其中值得推荐的育人模式。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推动“岗课赛证”融通,提高教育质量;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51白菜网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又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这一新理念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对应工作岗位和职业技能证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课程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实训和技能大赛,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在职业本科教育中,“岗课赛证”四者中的课程,肩挑两头,一头是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教学实训,一头是技能大赛、工作岗位和职业技能证书,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动高职教育“岗课赛证”融通相较于以前倡导的产教融合或产学研用一体化,有更强的针对性。

应该说,“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本科学士学位的要求与职业教育改革“岗课赛证”融通,有利于通过综合育人,培养更多升级版的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或大国工匠,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课堂教学在“岗课赛证”中占有中心位置,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育人机制,重知行合一;在项目引领下的学训结合、学赛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良性发展中,与时俱进,提升实验实训条件,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按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和教材,及时将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等纳入教学内容;推广项目教学、仿真教学,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努力在传承中创新育人机制,以提升学生实操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于达到职教学士学位要求有很大意义。

“岗课赛证”涉及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证书,很有必要与行业标准对应。我国各行各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国际或国家标准,如航海技术专业就是遵循国际《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相关规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大纲》,对应岗位设置课程和技能实训,制定相应的适任要求和评价标准,对应职能进行课程重构,使岗位对应的职能模块非常清晰,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如航海技术专业学生要先通过考试获得职业的6小证(海船船员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与救生艇等),实现岗课证相融合。航海技术专业每年都选拔学生参加区域或全国海员基本技能大比武和全国航海类专业技能大赛,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标准对应行业标准,或超越行业标准,将会成为教学改革的助推器与活力源。

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各职业本科试点院校可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开展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试点。从国家宏观层面制定三证互通衔接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而不是简单地认定具有职业本科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就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三证的互通衔接,重要的内涵是课程、考核科目等的无缝对接。为此,需要按职业本科学士学位的要求重构教学模式,按三证互通衔接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同时使之适应技能大赛要求。为推进三证互通衔接,教学课程与职业证书的考试科目成绩互换也应得到鼓励。

同时,以“岗课赛证”为途径的职业本科教学,需要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力量,提升他们的教学与实践能力。职业本科教育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在理论与教学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助于学生学士学位的实现,必然会对从事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因此,职业本科院校要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和标准,根据学士学位要求“岗课赛证”融通的原则,制定的规划和标准应有教学、岗位、大赛、职业技能四重适应性,因此,“双师型”教师需要不断进取,在弥补短板的同时努力创新。

职业教育学士学位与“岗课赛证”融通的职教改革,需要认真面对,保证教育教学创新继续深入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作者:邱敏蓉 陈政华,分别系共青科技职业学院理事长、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行业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