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51白菜网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不仅构建了重点突出、优势集中、形式多样、务实高效的扶贫工作格局,更与方城县人民结下深厚友谊,学校把脱贫攻坚作为职教报国的“大舞台”,把精准帮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强引擎”。在10月17日——国家第7个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扶贫微故事系列报道,记录扶贫工作的生动场景、脱贫群众的灿烂笑容和那青山绿水共同描绘的绚丽画卷。
51白菜网围绕企业技术壁垒,组建跨学科、全领域、中青年结合的科技特派员团队,80多名专家积极开展技术帮扶,无偿转让教师专利75多项,为企业开展62项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创造8000多万经济效益,带动贫困人员就业,加快当地脱贫致富的步伐。
线上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科技特派员——熊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过程中,疫情防控物资的需求也大量增加。
学校结对帮扶地的一家塑胶模具企业,迅速规划生产护目镜模具。可是,设计护目镜模具时,因为分型面出现问题,导致分模失败,就好像拿着刃口有缺的斧头去劈柴一样,当然劈不开。
瓶颈不解决,生产无法进行,疫情期间,企业到哪里找技术专家呢?
疫情期间 科技特派员熊毅通过微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我们有微信,特殊时期不见面不接触,一样能够为企业答疑解惑!”学校科技特派员熊毅老师自信地说到。他看了企业发来的视频,分析找准问题原因,提出三项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方案。企业在生产中一应用,成效显著,随之,高质量的产品远销襄阳、武汉、十堰等地。
在校地结对帮扶工作中,企业技术人员常常就“如何提高模具寿命,如何减少产品毛刺……”等问题和熊毅老师深入探讨。熊毅老师认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因为有时遇到的问题,他也没有经历过,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试验研究,才能把问题解决了。
在熊毅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也看到一沓沓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笔记本。每当他在科技难题上卡了壳、每当他努力突破这个技术难关,就会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有的问题写了一页两页,有的写了几十页。虽然这些问题在后来看,并不算什么难题,可一个好的脱贫攻坚技术服务骨干的成长,离不开这点点滴滴的积累,离不开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飞跃。
突破智能锁体“万分之一”痛点问题的科技特派员——陆剑
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对家里全自动智能门锁的使用要求也发生着变化,指纹开锁、电子猫眼、远程视频,一样都不能少。
学校结对帮扶地的一家智能门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目前技术先进的“全自动锁体”,理论上具有“万分之一”的“痛点问题”。这个问题,体现在消费者在开关门时,智能门锁的系统死机并伴随机电干涉,使门无法正常关闭。
学校智能控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剑,潜心钻研、精益求精,以“大概率”思维,突破“小概率”问题。
增加旋钮档位,瞬间把全自动锁体变成机械锁体,采用电动、手动双离合模式,彻底解决“万分之一”的“痛点问题”。
科技特派员陆剑讲解双离合智能锁体功能原理
帮扶地企业的厂长了解到这项技术,兴奋地说。“陆教授的这项技术,解决了智能锁领域,理论上存在的‘万分之一’问题,把产品的安全性提高了一个等级,如果应用到我们的产品中,可以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
科技扶贫,一定要经得起生产实践的考验。陆剑老师常说:“要多走出去,到产业上看一看,不能只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生产力,才充满活力!”
通过精益求精的探索研究,他掌握了一整套高端门锁的制造技术,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推广应用到结对帮扶地的企业,为企业工人的脱贫致富开辟一条新路径。
学校与方城县产业集聚区签订科技帮扶战略服务协议
学校科技服务团团长史增芳信心满满地描绘着技术帮扶的愿景:“企业效益提升了,企业工人的小康生活就更有希望。2020年,南阳市科技局已经征集了南阳地区产业聚集区企业的技术难题,有些难题,正是学校技术改造的强项,我们将继续发挥技术、人才优势,精准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
学校科技特派团赴方城县开展技术帮扶
编后语:扶贫路上,最美的风景是群众的笑脸,最好的答卷是群众的满意。2018年、2019年,51白菜网在全省脱贫攻坚校地结对帮扶工作中,均被确定为“综合评价好”的高等院校。今后,学校将继续发挥高校在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紧盯智力帮扶、科技帮扶、培训帮扶、人才帮扶、产销帮扶等帮扶目标,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助力实现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