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院校纵横>>正文
讲好数学故事 破解教学难题
2021-10-05 08:03 平仙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审核人: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集合了逻辑性、抽象性、应用性等特点,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但是由于职业院校偏重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理论基础普遍比较薄弱,《高等数学》让很大一部分人“望而却步”,学生们笑言“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让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序对接、有机融合,更好地为学院人才培养输送养分,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枝干”,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立足自身电力职教特色,学院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面对枯燥的数字和逻辑推理,大部分同学有畏难情绪,学习动力不足,存在应用能力提升难的问题;高等数学逻辑性、公式性较强,突出了理论计算,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育才的结合,确实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学院共有电气、动力、信息三大类十个专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不能运用高等数学解决专业上的计算难题;针对《高等数学》应用能力提升难、课程思政结合难、与专业融合难“三难问题”,基础教学部以打造融合性课程为目标,来“破解三难”问题,打造出电力职教特色公共基础课程。

“数学建模”破解应用提升难。在数学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将数学建模案例引入教学,让学生从身边的数学学起。如通过RLC电路分析和嫌疑犯的问题,学习微分方程的知识点;通过密码破译的问题,学习矩阵相关计算的知识点;通过谐波分析相关问题,学习傅里叶级数的知识点等。通过融入和课程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建模案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用数学问题解决科学技术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成就感,提升了应用能力。

“数学文化”破解课程思政难。通过深挖数学文化,搜集和制作大量数学发展历史中有趣故事和著名数学家传记,提炼故事中的法治精神、坚强意志、不懈追求、爱国精神等,将课程思政和数学发展史完美的结合起来。如科学家牛顿、莱布尼茨的故事,使学生在了解微积分知识的同时,懂得了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家永不放弃的钻研精神;三国时代的科学家刘徽的著作《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和历史上数学危机的爆发,使学生学习了极限的概念和思想,从中感受到了真理的来之不易;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展现了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对真理的追求,提升文化自信;在学习密码破译案例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军事战略中科学严谨的信息加密问题等。结合数学文化的课程思政,弥补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普遍偏弱等问题,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广度,让数学课程同样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融入数学课程。

“辅助手册”破解专业融合难。数学教研室教师多次同专业课教师调研,随班听相关专业课,全方位掌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精确定位专业课程中所需的高等数学知识点以及相关的专业案例,明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梳理出不同数学知识点对应的相关专业课中的案例,形成不用系部的专业特色辅助手册。如电气专业课程中的电路计算、故障分析、潮流计算等内容涉及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动力专业课程中的工程力学、锅炉运行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等内容涉及相应的数学知识点;信息专业课程涉及程序设计中的初等数学知识和矩阵的运算等内容,并针对信息系专业使用计算机编程的特点,增加数学实验,应用MATLAB数学软件解决矩阵运算和高等数学的基本运算。

专业特色辅助手册把相关专业内容贴合对应的高等数学内容,使学生易于掌握专业课中的数学思想,利用数学公式紧密解决专业课中的计算问题。所学即所用,从原来的“大锅饭”,变成了按需提供的“营养餐”,让数学为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达到了数学与专业的有机融合。

《高等数学》课程通过“破解三难”问题,实现了课程与专业的有机融合,从印象中的“高不可攀”转向“就在身边”,让数字也有故事,公式也能诉说情怀。《高等数学》课程的实践改革探索,为公共基础课的特色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路,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一体化协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平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