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湖南株洲顺利闭幕。这一赛事可追溯到2010年在辽宁沈阳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后扩展至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2018年调整为现在的名称,并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体系,赛事至今已近十年之久。 2019年以来,教师、教材、教法之“三教”改革浪潮袭来,热度渐增。“三教”改革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根本要求,是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由注重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内容。 毋庸置疑,“三教”改革是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而教学能力比赛则是“三教”改革的重要支撑,教学能力比赛与“三教”改革在服务于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完美联结。 首先是教师的联结。教学能力比赛以教学团队为参赛对象,教学团队是教师的横向联合,是教学能力比赛的竞赛主体。教师关涉职业教育“谁来教”的问题,在“三教”改革中同样处于主体地位,是“三教”改革的关键一环。其次是教材的联结。教学能力比赛比什么?比的是不少于12学时的公共基础课程或16学时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正是教材,教学能力比赛显然离不开教材,因此,教材是教学能力比赛的重要内容。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强调指出,教材选用应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教学团队提交参赛作品应参考职业教育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在“三教”改革中,教材事关职业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同样处于核心地位。再其次是教法的联结。教学能力比赛重在“能力”二字,“能力”又经由“比赛”这一平台外显出来,不管是教育界前辈,还是教坛新秀,抑或是行业企业技能大咖,都可以依托教学能力比赛的平台呈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展现风采和能力,教法是教学能力比赛的核心关键。教法事关职业教育“怎么教”的问题,同样处于“三教”改革的中枢地位。 未来,“三教”改革仍需继续深化,教学能力比赛在这场持续的改革进程中仍然大有作为。 首先在教师方面,要立德树人、教学有“术”。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要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一要重视培养教师的“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二要引导教师务本,优化教师岗位分类,落实教师专业大类和具体专业归属,明确教师发展定位。教学须有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对于教学能力比赛,从教师角度而言,既要避免少数精英教师年年参赛成为教学能力比赛场上的“常胜将军”,又要鼓励精英教师多带徒弟,多指导新人;同时要求教师不能有思想上的倦怠,要勇于参赛,不唯获奖,参与即是一种历练和提升,过程之美远胜于结果之美。从院校角度而言,职业院校要研究制定政策,将教师参赛等各项教学实绩作为教师考核评定的核心依据。 其次在教材方面,要双元开发、务求实干。“职教20条”提出校企双元开发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编选结合”的建设原则,即对于市场供给充足、竞争充分的专业领域的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以组织遴选、锤炼精品为主;对于市场供给不足、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领域的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则以引导开发、组织编写为主。这昭示职教教师,要顺应大势、善于统筹,紧跟形势、“干”字当头,。 再其次在教法方面,要回归本源、创新发展。“职教20条”提出,“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各地各校对接本区域重点专业集群,促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施团队合作的教学组织新方式、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新模式”。为此,教学能力比赛要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原生态,聚焦真实的教学,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进一步优化整合赛项设置,把课时、单元的比赛内容升级为整门课程中部分内容的比赛,比赛内容由“点”状升级为“线”状。对于院校来说,院校负责人要带头研学,遵守和执行政策,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促使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提升。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